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24的文章

●●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七·定數十二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

●太平廣記 卷一百五十七·定數十二 作者:李昉、扈蒙、徐鉉等 李景讓 李敏求 李君 馬舉 鄭延濟 李生 李景讓 唐宣宗將命相,必采中外人情合為相者三兩人姓名,捻之致案上,以碗覆之。宰相闕,必添香虔祝,探丸以命草麻,上切於命。故李孝公景讓,竟探名不著,有以見其命也。(出《盧氏雜記》) 李敏求 李敏求應進士舉,凡十有餘上,不得第。海內無家,終鮮兄弟姻屬。棲棲丐食,殆無生意。大和初,長安旅舍中,因暮夜,愁惋而坐。忽覺形魂相離,其身飄飄,如雲氣而游。漸涉丘墟,荒野之外,山川草木,無異人間。但不知是何處。良久,望見一城壁,即趨就之,復見人物甚眾,呵呼往來,車馬繁鬧。俄有白衣人走來,拜敏求。敏求曰:“爾非我舊傭保耶?”其人曰:“小人即二郎十年前所使張岸也。是時隨從二郎涇州岸,不幸身先犬馬耳。”又問曰:“爾何所事?”岸對曰:“自到此來,便事柳十八郎,甚蒙驅使。柳十八郎今見在太山府君判官,非常貴盛。每日判決繁多,造次不可得見。二郎豈不共柳十八郎是往今事須見他?”岸請先入啟白。須臾,張岸復出,引敏求入大衙門。正北有大廳屋,丹楹粉壁,壯麗窮極。又過西廡下一橫門,門外多是著黃衫慘綠衫人。又見著緋紫端簡而偵立者;披白衫露髻而倚牆者;有被枷鎖,牽制於人而俟命者;有抱持文案,窺覷門中而將入者。如叢約數百人。敏求將入門,張岸揮手於其眾曰:“官客來。”其人一時俯首開路。俄然謁者揖敏求入見,著紫衣官人具公服,立於階下。敏求趨拜訖,仰視之,即故柳澥秀才也。澥熟顧敏求,大驚,未合與足下相見。乃揖登席,綢繆敘話,不異平生。澥曰。幽顯殊途,今日吾人此來,大是非意事,莫有所由妄相追攝否?仆幸居此處,當為吾人理之。”敏求曰:“所以至此者,非有人呼也。”澥沉吟良久曰:“此固有定分。然宜速返。”敏求曰:“受生苦窮薄,故人當要路,不能相發揮乎?”澥曰:“假使公在世間作官職,豈可將他公事,從其私慾乎?苟有此圖,謫罰無容逃逭矣。然要知祿命,乍(“乍”原作“非”,據明抄本改)可施力。”因命左右一黃衫吏曰:“引二郎至曹司,略示三數年行止之事。”敏求即隨吏卻出。過大廳東,別入一院。院有四合大屋,約六七間,窗戶盡啟,滿屋唯是大 書架,置黃白紙書簿,各題簽榜,行列不知紀極。其吏止於一架,抽出一卷文,以(“以”原作“似”,據明抄本改)手葉卻數十紙,即反卷十餘行,命敏求讀之。其文曰:“李敏求至大和二年罷舉。其年五月,得錢

●●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六·定數十一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

●太平廣記 卷一百五十六·定數十一 作者:李昉、扈蒙、徐鉉等 龐嚴 張正矩 劉遵古 舒元輿 李德裕 李言 王沐 舒元謙 杜悰外生 石雄 賈島 崔潔 龐嚴 唐京兆尹龐嚴為衢州刺史,到郡數月,忽夢二僧入寢門。嚴不信釋氏,夢中呵之。僧曰:“使君莫怒,余有先知,故來相告耳。嚴喜聞之,乃問曰:“余為相乎?”曰:“無”。“有節制乎?”曰:“無”。“然則當為何官?”曰:“類廉察而無兵權,有土地而不出畿內。過此已往,吾非所知也。曰:“然壽幾何?”曰:“惜哉,所乏者壽。向使有壽,則何求不可。”曰:“何日當去此?”曰:“來年五月二十二日及明年春有除替。先以狀請於廉使,願得使下相待。時廉使(“願得”九字原本無,據明抄本補)元稹素與嚴善,必就謂得請。行有日矣。其月晦日,因宴,元公復 書云:“請俟交割。”嚴發書曰:“吾固知未可以去。”具言其夢於座中。竟以五月二十二日發。其後為京兆尹而卒。(出《前定錄》) 張正矩 秘書監劉禹錫,其子鹹允,久在舉場無成。禹錫憤惋宦途,又愛鹹允甚切,比歸闕。以情訴於朝賢。太和四年,故吏部崔群與禹錫深於素分。見禹錫蹭蹬如此,尤欲推挽鹹允。其秋,群門生張正謨充京兆府試官,群特為禹錫召正謨,面以鹹允托之,覬首選焉。及榜出,鹹允名甚居下。群怒之,戒門人曰:“張正謨來,更不要通。”正謨兄正矩,前河中參軍,應書判拔萃。其時群總科目人,考官糊名考訖,群讀正矩判,心竊推許。又謂是故工部尚書正甫之弟,斷意便與奏。及敕下,正矩與科目人謝主司。獨正矩啟敘,前致詞曰:“某殺身無地以報相公深恩。一門之內,兄弟二人,俱受科名拔擢。粉骨臠肉,無以上答。”方泣下。語未終,群忽悟是正謨之兄弟。勃然曰:“公是張正謨之兄,爾賢弟大無良,把群販名,豈有如此事,與賊何異?公之登科命也,非某本意,更謝何為。”(出《續定命錄》) 劉遵古 故刑部尚書沛國劉遵古,大和四年,節度東蜀軍。先是蜀人有富蓄群書。劉既至,嘗假其數百篇,然未盡詳閱。明年夏,涪江大泛,突入壁壘,潰里中廬舍。歷數日,水勢始平。而劉之圖書器玩,盡為暴水濡污。劉始命列於庭以曝之。後數日,劉於群書中,得周易正義一軸,筆勢奇妙,字型稍古,蓋非近代之書也。其卷末有題云:“上元二年三月十一日,因讀周易,著此正義。從茲易號十二三,歲至一人八千口,當有大水漂溺,因得舒轉曬曝。衡陽道士李德初。”劉閱其題,嘆且久,窮其所自,乃蜀人所蓄之 書也。於

●●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五·定數十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

●太平廣記 卷一百五十五·定數十 作者:李昉、扈蒙、徐鉉等 衛次公 李固言 楊收 鄭朗 段文昌 崔從 郭八郎 張宣 韓皋 衛次公 唐吏部侍郎衛次公,早負耿介清直之譽。憲宗皇帝將欲相之久矣。忽夜召翰林學士王涯草麻,內兩句褒美云:“雞樹之徒老風煙,鳳池之空淹歲月。”詰旦,將宣麻。案出,忽有飄風墜地,左右收之未竟,上意中輟,令中使止其事。仍雲,麻已出,即放下,未出即止。由此遂不拜。終於淮南節度。(出《續定命錄》) 李固言 相國李固言,元和六年,下第游蜀。遇一姥,言“郎君明年美蓉鏡下及第,後二紀拜相,當鎮蜀土,某此不復見郎君出將之榮也,願以季女為托。”明年,果狀頭及第。詩賦有人鏡芙蓉之目。後二十年,李公登庸。其姥來謁,李公忘之。姥通曰:“蜀民老姥,嘗囑李氏者。”李公省前事,具公服謝之,延入中堂。見其女。坐定又曰:“出將入相定矣。”李公為設盛饌,不食。唯飲酒數杯,便請別。李固留不得,但言乞庇我女。因贈金皂襦幗,並不受,唯取其妻牙梳一枚,題字記之。李公從至門,不復見。及李公鎮蜀日,盧氏外孫子,九齡不語,忽弄筆硯。李戲曰:“爾竟不語,何用筆硯為?”忽曰:“但庇成都老姥愛女,何愁筆硯無用耶?”李公驚悟,即遣使分訪之。有巫董氏者,事金天神,即姥之女。言能語此兒,請祈華岳三郎。李公如巫所說,是兒忽能言。因是蜀人敬(“人敬”二字原本無,據《酉陽雜俎續》二補)董如神,祈無不應。富積數百金,怙勢用事,莫敢言者。洎相國崔鄲來鎮蜀,遽毀其廟,投土偶於江,仍判事金天王董氏杖背,遞出西界。尋在貝州,李公婿盧生舍於家,其靈歇矣。(出《酉陽雜俎》) 李固言 李固言初未第時,過洛。有胡蘆先生者,知神靈間事,曾詣而問命。先生曰:“紗籠中人,勿復相問。”及在長安,寓歸德里。人言聖壽寺中有僧,善術數。乃往詣之,僧又謂曰:“子紗籠中人。”是歲元和七年,許孟容以兵部侍郎知舉。固言訪中表間人在場屋之近事者,問以求知游謁之所(未詳姓氏)。斯人且以固言文章,甚有聲稱,必取甲科。因紿之曰:“吾子須首謁主文,仍要求見。”固言不知其誤之,則以所業徑謁孟容。孟容見其著述甚麗,乃密令從者延之,謂曰:“舉人不合相見,必有嫉才者。”使詰之,固言遂以實對。孟容許第固言於榜首,而落其教者姓名。乃遣秘焉。既第,再謁聖壽寺,問紗籠中之事。僧曰:“吾常於陰府往來,有為相者,皆以形貌,用碧紗籠於廡下。故所以知。”固言竟出入將相,

●●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四·定數九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

●太平廣記 卷一百五十四·定數九 作者:李昉、扈蒙、徐鉉等 李顧言 元和二相 李源 鄭權 樊陽源 吳少誠 陳彥博 陸賓虞 王璠 崔玄亮 韋貫之 李顧言 唐監察御史李顧言,貞元末,應進士舉,甚有名稱。歲暮,自京西客游回,詣南省,訪知己郎官。適至,日已晚,省吏告郎官盡出。顧言竦轡而東,見省東南北街中,有一人挈小囊,以烏紗蒙首北去,徐吟詩曰:“放榜只應三月暮,登科又校一年遲。”又稍朗吟,若令顧言聞。顧言策馬逼之,於省北有驚塵起,遂失其人所在。明年,京師自冬雨雪甚,畿內不稔,停舉。貞元二十一年春,德宗皇帝晏駕,果三月下旬放進士榜。顧言元和元年及第。(出《續定命錄》) 元和二相 元和中,宰相武元衡與李吉甫齊年,又同日為相。及出鎮,又分領揚益。至吉甫再入,元衡亦還。吉甫前一年,以元衡生月卒。元衡以吉甫生月遇害,年五十八。先長安忽有童謠云:“打麥,麥打,三三三。既而鏇其袖曰:“舞了也。解者曰:“以為打麥刈麥時也,麥打謂暗中突擊也,三三三謂六月三日也,舞了謂元衡卒也。至元和六月,盜殺元衡,批其顱骨而去。元衡初從蜀歸,熒惑犯上相星,云:“三相皆不利,始輕末重。月余,李絳以足疾免,明年十月,李吉甫暴卒,又一年,元衡遇害。(出《感定錄》) 李源 李源,洛城北惠林寺住。以其父憕為祿山所害,誓不履人事,不婚,不役僮僕。暮春之際,蔭樹獨處。有一少年,挾彈而至。源愛其風秀,與之馴狎。問其氏行,但曰武十三。甚依阿,不甚顯揚。訊其所居,或東、或西、或南、或北不定。源叔父為福建觀察使,源修覲禮,武生亦云,有事東去,同舟共載。行及宋之谷熟橋,攜手登岸。武曰:“與子訣矣。”源驚訊之,即曰:“某非世人也。為國掌陰兵百有餘年,凝結此形。今夕,托質於張氏為男子。十五得明經,後終邑令。”又云:“子之祿亦薄。年登八十,朝廷當以諫議大夫征。後二年當卒矣。我後七年,復與君相見。”言訖,抵村戶,執手分袂。既而張氏舉家驚喜,新婦誕一男。源累載放跡閩南。及還,省前事,復詣村戶,見一童兒形貌類武者,乃呼曰:“武十三相識耶?”答曰:“李七健乎?”其後憲宗讀國史,感嘆李憕、盧奕之事,有薦源名,遂以諫議大夫征,不起。明年,源卒於惠林寺。張終於宣州廣德縣令。(出《獨異志》) 鄭權 初有日者,夢滄州衙門署榜,皆作權字。以告程執恭,遂奏請改名。未幾,朝命鄭權代之。時人深異其事。(出《廣德神異錄》) 樊陽源 唐山

●●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三·定數八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

●太平廣記 卷一百五十三·定數八 作者:李昉、扈蒙、徐鉉等 李公 李宗回 崔朴 李藩 韋執誼 袁滋 裴度 張轅 趙昌時 李公 唐貞元中,萬年縣捕賊官李公,春月與所知街西官亭子置鱠。一客偶至,淹然不去,氣色甚傲。眾問所能,曰:“某善知人食料。”李公曰:“且看今日鱠,坐中有人不得吃者否?”客微笑曰:“唯足下不得吃。”李公怒曰:“某為主人,故置此鱠,安有不得吃之理?此事若中,奉五千,若是妄語,當遭契闊。請坐中為證,因促吃。將就,有一人走馬來云:“京兆尹召。”李公奔馬去,適會有公事,李公懼晚,使報諸客但餐,恐鱠不可停。語庖人:“但留我兩碟。”欲破術人之言。諸客甚訝。良久,走馬來,諸人已餐畢,獨所留鱠在焉。李公脫衫就座,執箸而罵。術士顏色不動,曰:“某所見不錯,未知何故?”李公曰:“鱠見在此,尚敢大言。前約已定,安知某不能忽忽酬酢……”言未了,官亭子仰泥土壤,方數尺,墮落,食器粉碎,鱠並雜於糞埃。李公驚異,問廚者更有鱠否?曰:“盡矣。”乃厚謝術士,以錢五千與之。(出《逸史》) 李宗回 李宗回者,有文詞,應進士舉,曾與一客自洛至關。客云:“吾能先知人飲饌,毫釐不失。”臨正旦,一日將往華陰縣。縣令與李公舊知,先遣 書報。李公謂客曰:“歲節人家皆有異饌,況縣令與我舊知。看明日到,何物吃?”客撫掌曰:“大哥(“哥”疑是“奇”字)與公各飲一盞椒蔥酒,食五般餛飩,不得飯吃。”李公亦未信。及到華陰縣,縣令傳語,遣鞍馬馱乘,店中安下,請二人就縣。相見喜曰:“二賢沖寒,且速暖兩大盞酒來,著椒蔥。”良久台盤到,有一小奴與縣令耳語。令曰:“總煮來。”謂二客曰:“某有一女子,年七八歲,常言何不令我勾當家事?某昨惱渠,遣檢校作歲飯食。適來雲,有五般餛飩,問煮那般?某雲,總煮來。”逡巡,以大碗盛,二客食盡。忽有佐吏從外走雲,“敕使到。”舊例合迎。縣令驚,忙揖二客,鞭馬而去,客遂出。欲就店終餐,其仆者已歸,結束先發,已行數里。二人大笑,相與登途,竟不得飲吃。異哉,飲啄之分也。(出《逸史》) 崔朴 唐渭北節判崔朴,故滎陽太守祝之兄也。常會客夜宿,有言及宦途通塞,則曰:“崔琯及第後,五任不離釋褐,令狐相七考河東廷評,六年太常博士。”嘗自賦詩,嗟其蹇滯曰:“何日肩三署,終年尾百僚。其後出入清要,張宿遭遇,除諫議大夫,宣慰山東。憲宗面許,回日與相。至東洛都亭驛暴卒。崔元章在舉場無成,為執權者所嘆

●●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二·定數七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

●太平廣記 卷一百五十二·定數七 作者:李昉、扈蒙、徐鉉等 鄭德璘 趙璟 盧邁 趙璟 包誼 薛少殷 袁孝叔 鄭德璘 貞元中,湘潭尉鄭德璘,家居長沙。有親表居江夏,每歲一往省焉。中間涉洞庭,歷湘潭,多遇老叟棹舟而鬻菱芡,雖白髮而有少容。德璘與語,多及玄解。詰曰:“舟無糗糧,何以為食?”叟曰:“菱芡耳。”德璘好酒,長挈松醪春過江夏,遇叟無不飲之,叟飲亦不甚璘荷。德璘抵江夏,將返長沙。駐舟於黃鶴樓下,傍有鹺賈韋生者,乘巨舟。亦抵於湘潭。其夜與鄰舟告別飲酒。韋生有女,居於舟之舵櫓。鄰女亦來訪別。二女同處笑語。夜將半,聞江中有秀才吟詩曰:“物觸輕舟心自知,風恬浪靜月光微。夜深江上解愁思,拾得紅蕖香惹衣。”鄰舟女善筆札,因睹韋氏妝奩中,有紅箋一幅,取而題所聞之句。亦吟喔良久,然莫曉誰人所制也。及時,東西而去。德璘舟與韋氏舟,同離鄂渚信宿。及暮又同宿。至洞庭之畔,與韋生舟楫,頗以相近。韋氏美而艷,瓊英膩雲,蓮蕊瑩波,露濯蕣姿,月鮮珠彩。於水窗中垂鉤。德璘因窺見之,甚悅。遂以紅綃一尺,上題詩曰:“縴手垂鉤對水窗,紅蕖秋色艷長江。既能解珮投交甫,更有明珠乞一雙。”強以紅綃惹其鉤,女因收得。吟玩久之,然雖諷讀,即不能曉其義。女不工刀札,又恥無所報,遂以鉤絲而投夜來鄰舟女所題紅箋者。德璘謂女所制,凝(“凝”原作“疑”,據明抄本改)思頗悅,喜暢可知。然莫曉詩之意義,亦無計遂其款曲。由是女以所得紅綃系臂,自愛惜之。明月清風,韋舟遽張帆而去。風勢將緊,波濤恐人。德璘小舟,不敢同越。然意殊恨恨。將暮,有漁人語德璘曰:“向者賈客巨舟,已全家歿於洞庭耳。”德璘大駭。神思恍惚,悲婉久之,不能排抑。將夜,為吊江姝詩二首曰:“湖面狂風且莫吹,浪花初綻月光微。沉潛暗想橫波淚,得共鮫人相對垂。”又曰:“洞庭風軟荻花秋,新沒青蛾細浪愁。淚滴白苹君不見,月明江上有輕鷗。”詩成,酹而投之。精貫神祗,至誠感應,遂感水神,持詣水府,府君覽之,召溺者數輩曰:“誰是鄭生所愛?”而韋氏亦不能曉其來由。有主者搜臂,見紅綃而語府君,曰:“德璘異日是吾邑之明宰,況曩有義相及,不可不曲活爾命。”因召主者,攜韋氏送鄭生。韋氏視府君,乃一老叟也,逐主者疾趨而無所礙。道將盡,睹一大池,碧水汪然,遂為主者推墮其中。或沉或浮,亦甚困苦。時已三更,德璘未寢,但吟紅箋之詩,悲而益苦。忽覺有物觸舟。然舟人已寢,德璘遂秉炬照之,見衣服彩繡似

●●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一·定數六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

●太平廣記 卷一百五十一·定數六 作者:李昉、扈蒙、徐鉉等 李棱 豆盧署 孟君 盧常師 韓滉 李頧 崔造 薛邕  李棱 故殿中侍御史李棱,貞元二年擢第。有別業在江寧,其家居焉。是歲渾太師瑊鎮蒲津,請棱為管記從事。棱乃曰:“公所欲棱者,然奈某不閒檢束。夙好藍田山水,據使銜合得畿尉。雖考秩淺,如公勛望崇重,特為某奏請,必諧矣。某得此官,江南迎老親,以及寸祿,即某之願畢矣。”渾遂表薦之,德宗令中 書商量,當從渾之奏。棱聞桑道茂先生言事神中,因往詣焉。問所求成敗。茂曰:“公求何官?”棱具以本末言之。對曰:“從此二十年,方合授此官,如今則不得。”棱未甚信。經月余,棱詣執政,謂曰:“足下資歷淺,未合入畿尉。如何憑渾之功高,求僥倖耳?”遂檢吏部格上。時帝方留意萬機,所奏遂寢。棱歸江南,果丁家艱。已近七八年,又忽得躄疾,殆將一紀。元和元年冬,始入選,吏曹果注得藍田縣尉。一唱,忻而授之。乃具說於交友。(出《續定命錄》) 豆盧署 豆盧署,本名輔真。貞元六年,舉進士下第。將游信安,以文謁郡守鄭武(前定錄武作式)瞻。瞻甚禮之,館給數日,稍狎,因謂署曰:“子複姓,不宜兩字為名。將改之,何如?”署因起謝,且求其所改。武瞻書數字,若著者、助者、署者,曰:“吾慮子宗從中有同者,故書數字,當自擇之。”其夕宿於館,夢一老人謂署曰:“聞使君與子更名,子當四舉成名,四者甚佳。後二十年,為此郡守。因指郡隙地曰,此可以建亭台。”既寤思之,四者署字也,遂以為名。既二年,又下第。以為夢無征。知者或誚之。後二年,果登第。蓋自更名後四舉也。大和九年,署自秘書少監為衢州刺史。既至,周覽郡內,得夢中所指隙地,遂構一亭,因名之曰“征夢亭”矣。(出《前定錄》) 孟君 貞元中,有孟員外者,少時應進士舉,久不中第,將罷舉,又無所歸。托於親丈人省郎殷君宅,為殷氏賤厭,近至不容。染瘴瘧日甚。乃白於丈人曰:“某貧薄,疾病必不可數。恐污丈人華宇,願委運,乞待盡他所。”殷氏亦不與語,贈三百文。出門不知所適。街西有善卜者,每以清旦決卦,盡後則閉肆下簾。孟君乃謁之,具陳羈蹇,將填溝壑,盡以所得三鐶環為卜資。卜人遂留宿,及時為決一卦。封成驚曰:“郎君更十日,合處重職,俸入七十千錢,何得言貧賤?”卜人遂留厚供給。已至九日,並無訊息。又卻往殷君宅,殷氏見甚薄之,亦不留連,寄宿馬廄。至明,有敕以禁兵將為賊境觀察使,其人與殷友善,馳扣

●●太平廣記卷一百五十·定數五 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

●太平廣記 卷一百五十·定數五 作者:李昉、扈蒙、徐鉉等 玄宗 喬琳 張去逸 李泌 劉邈之 張仁褘 裴諝 李揆 道昭 玄宗 唐德宗降誕三日,玄宗視之。肅宗、代宗以次立(“視之”九字原本作“肅宗次之代宗又次之”)。保母襁褓德宗來呈,德宗色不白皙,龍身仆前,肅宗、代宗皆不悅。二帝以手自下遞傳,呈上玄宗。玄宗一顧之曰:“真我兒也。”謂肅宗曰:“汝不及他。”又謂代宗曰:“汝亦不及他。仿佛似我。”德宗(德宗二字原作是不及也。後明皇幸蜀,至中路曰:“岧郎亦一遍到此來里。”及德宗幸梁,是驗也。乃知聖人應天授命,享國年深,豈是徒然。(出《嘉話錄》) 喬琳 喬琳以天寶元年冬,自太原赴舉。至大梁,舍於逆旅。時天寒雪甚,琳馬死,傭僕皆去。聞浚儀尉劉彥莊喜賓客,遂往告之。彥莊客申屠生者,善鑒人,自雲八十已上,頗箕踞傲物,來客雖知名之士,未嘗與之揖讓。及琳至,則言款甚狎,彥莊異之。琳既出,彥莊謂生曰:“他賓客賢與不肖,未嘗見先生之一言。向者喬生一布衣耳,何詞之密歟?”生笑曰:“此固非常人也。且當為君之長吏,宜善視之,必獲其報。向與之言,蓋為君結歡耳。然惜其情反於氣,心不稱質,若處極位,不至百日。年過七十,當主非命。子其志之。”彥莊遂館之數日,厚與車馬,遂至長安。而申屠生亦告去,且曰:“吾辱君之惠,今有以報矣,請從此辭。”竟不知所在。琳後擢進士第,累佐大府。大曆中,除懷州刺史。時彥莊任修武令,誤斷獄有死者,為其家訟冤,詔下御史劾其事。及琳至,竟獲免。建中初,微拜中 書侍郎平章事,在位八十七日,以疾罷。後朱泚構逆,琳方削髮為僧。泚知之,竟逼受逆命。及收復,亦陳其狀。太尉李晟,欲免其死,上不可,遂誅之。時年七十一。(出《前定錄》) 張去逸 肅宗張皇后祖母竇氏,玄宗之姨母也。玄宗先後早薨,竇有鞠養之恩。景雲中,封鄧國夫人,帝甚重之。其子去惑、去盈、去奢、去逸,依倚恩寵,頗極豪華。一日,弟兄同獵渭曲。忽有巨蛇長二丈,騰趕草上,迅捷如飛。去逸因蹤轡彎弧,一發而中,則命從騎掛之而行。俄頃霧起於渭上,咫尺昏晦,驟雨驚電,無所遁逃。偶得野寺,去逸既棄馬,徑依佛廟。烈火震霆,隨而大集。方霆火交下之際,則聞空中曰:“勿驚僕射,”霆火遽散,俄而復臻。又聞空中曰:“勿驚司空!”霆火登止。俄復聚集,又聞空中曰:“勿驚太尉!”既而陰翳廓然,終無所損。然死蛇從馬,則已失矣。去逸自負坐須富貴。不數年,染疾而